首页 > 专利随笔 > 论民间发明人的自我救赎

论民间发明人的自我救赎

发表于2018年4月24日;阅读 7 次

 

一、专利的发明人分为职务发明人和民间发明人两大类

作为专利代理人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发明人,我把他们分成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职务发明人,其职业是企业技术人员或者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专利权归属于单位或者单位老板,所以,就算是专利赚钱了,最发财的也不是发明人,而是单位。

第二大类是民间发明人,自己搞发明创造,自己拥有专利权,期望把自己的专利权卖个好价钱来发家致富。

二、民间发明人又分为三大类

我在好多年前写过一篇《民间发明人碰不得》的文章,讲了一些民间发明人的搞笑或者神奇的故事,也给出了判断一个民间发明人是否靠谱的评价标准。作为一个严谨的专利代理人,应该对民间发明人做出更准确的定义和分类,否则会有歧视某个人群的嫌疑。

再把民间发明人分成三大类,分别是企业家类、发明家类和神经病类,具体的描述如表1所示。

1:发明人的大分类


类型

专利权归属

描述

职务发明人

企业发明人

专利权归企业或者企业老板

所在单位研究能力、制造能力和销售能力齐备

高校发明人

专利权归属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所在单位具备研究能力,不具备制造能力和销售能力

民间发明人

企业家类

专利权归发明人自己

成功转化为企业家,自己实施专利技术

发明家类

尚未转化为企业家,至少能做出实物

神经病类

轻则自娱自乐,重则倾家荡产

三、企业家类的民间发明人

据传,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作为大学生的时候,就去找威尔逊律所代理申请搜索引擎算法的专利。威尔逊律所慧眼识英才,决定不收代理费,要求拉里佩奇创立公司的时候,给威尔逊律所一些期权。后来谷歌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预计威尔逊律所一百年的律师费收入都没有谷歌的期权赚得多吧。这个故事的真假我也没去验证过,我只是常常用这个故事来骗我的徒弟们努力做个高水平的专利代理人。

拉里佩奇在申请专利的时候,就是妥妥的屌丝以及企业家类的民间发明人。连个专利代理费都付不起的话,不是屌丝是什么?后来谷歌的成功,证明了拉里佩奇是个企业家类的民间发明人。

注意,高校教师的专利一般是职务发明人,专利权归学校,但学生的专利一般属于学生自己,不属于学校,前提是学生没有参加学校的科研项目组,也没有拿学校的科研经费。

其实,这个故事我真正要表达的观点是:最优秀的民间发明人,要做企业家,因为专利要赚大钱,最终还是靠自己去实施。

在中国,企业家类的民间发明人群体画像一般是这样的:

例如:本来是个成功的手艺人,帮人家维修家电的,然后逐渐掌握了产品质量的关键技能,就打算帮一些企业开发新产品,降低故障率。结果这些企业根本不屌他,一怒之下自己开工厂,结果就变成了成功的老板。

例如:本来是个成功的高校老师,搞科研搞出很多心得体会,也靠技术支持和专利许可收了不少钱,但总是被合作企业骗,而且合作过程中发现这些企业着实是不怎么样,就这个鸟样还很赚钱。严密思考之下,不如自己开公司吧,于是就变成了成功的老板。

企业家类的民间发明人的标志是未来能够成功的转型为企业家,不仅有技术,还有动手能力造出实物,但最重要的是能把实物卖出去,有销售产品的能力。

爱迪生、诺贝尔、索尔维,都是企业家类民间发明人的佼佼者。中国当然也有,朗科公司的邓国顺算得上是最有名的代表,很多技术型老板的公司均是如此。

四、发明家类的民间发明人

读者文摘这种充满了鸡汤的杂志最爱的文章,写过一个故事:某公司找一个技术专家判断一台机器哪里出了故障,专家看了几分钟就画了一条线,收了1000美元。这个公司嫌贵,这个专家给了个账单说,画一条线收1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收999美元。这个故事体现了专业知识的价值。

这个故事与专利无关,但我就是硬要与专利扯上关系。这个故事与专利的联结点就是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以这个故事而言,换个人就是修不好这台机器,这个人不可替代,才能收高价;以专利而言,这个专利不可替代,专利权人才能收到高价许可费。

其实,这个故事我真正要表达的观点是:中等优秀的民间发明人,应当做个优秀的专利流氓,前提是自己的专利技术真正具有不可替代性。

即便是中国的专利保护力度被大家狂骂的情况下,中国成功的专利流氓其实并不少。与美国的同行相比,区别仅在于赚钱赚的少而已,其实成功率差不多。流氓这个字眼,在我这里是褒义词,绝不是流里流气的那种。

以中国和美国的专利诉讼对比,如图2所示,中国的专利申请和维权的成本属于超级超级低,但维权获得的直接收益也超级超级低,所以导致发起专利诉讼本身难以成为一门利润率很高的生意。

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让你选的话,你愿意选择一门高投入、高产出的生意,还是一门低投入、低产出的生意呢?真正的企业家一般都选择高投入高产出,所以对于企业家来说,专利诉讼并不是一门合算的生意,这导致了中国的企业不重视专利。

但,技术人员常常胆子很小,倾向于选择低投入、低产出的生意,在中国目前的这个专利赔偿力度下,民间发明人做个小小的专利流氓还是挺有市场的,投入的钱不多,赚的钱也不多,这个生意其实值得做。

目前中国正在酝酿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大幅度提高专利侵权的赔偿额,这本质上是把专利逐渐变成一门高投入高产出的生意,因此刺激企业更重视专利。

2:中国和美国专利诉讼对比


对比项目

中国

美国

申请成本

1万人民币

1万美元=6万人民币

撰写时间

3

30

人均GDP

8000美元=5万人民币

5万美元=30万人民币

诉讼成本

5万人民币

100万美元=600万人民币

平均赔偿额

10万人民币

500万美元=3000万人民币

诉讼期间

1

2

强制执行力

禁止生产销售约100%

禁止生产销售约70%

2中的数字没有引用参考文献,我也不对准确性负责,凭感觉看就好了,需要在意的不是细节,而是趋势。

在中国,发明家类的民间发明人群体画像一般是这样的:

例如:一直从事某一个行业内的技术性质的工作,以工程师、手工艺人、曾经的高校教师、农民等为业,或者自己喜欢钻研,本质上属于企业家类的民间发明人的初级阶段,也曾经努力想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但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经营能力的欠缺而没有成功,或者兴趣专注在技术而没有尝试。

发明家类的民间发明人群体会分化为两大类,一类像是中央十台《我爱发明》栏目的一样,搞一些农用机械造福乡里,并没有太大的赚钱欲望。另一类则成功转型专利流氓,发起过一些专利侵权诉讼,胜率比较高,但也赚不到太多钱,每个赔偿几万块,总共能赚上几十万就算是中国顶级的专利流氓了。

发明家类的民间发明人的标志是造得出实物,自己动手能力比较强,发明创造并没有停留在脑海中和纸面上。将来能不能更进一步地成为企业家类的民间发明人就是不一定的事情了。

五、神经病类的民间发明人

预计专利代理人平常遇到的民间发明人以这一种为主,给民间发明人群体抹黑的也就是这种人了。我在《民间发明人碰不得》这篇文章里面也是主要写的这一类。

专利代理人如何分辨神经病类的民间发明人,以免沾染上病毒,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写过了。作为民间发明人自己,如何自查自纠,避免陷入神经病类的境况,我有一些心得:

第一,以商业考虑申请专利。

也就是,申请专利只是一种商业投资行为,不要既想当婊子,还想立贞节牌坊。如果作为民间发明人只是享受发明创造的过程(想立牌坊),造福乡里,获取名誉,那就不要申请专利。

比如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特意不申请专利,贡献给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这相当于放弃了很大一笔钱,人家的目的本来就是立牌坊。

只要申请专利,就是想赚钱(想当婊子),你就必须考虑回报的问题,否则就别申请专利。

第二,专利其实一文不值,值钱的是产品。

作为民间发明人,应该知道,单单凭借一个想法,就想让老板给你投资,跟骗子没什么区别。自己没有能力实现自己产品,甚至连一个样品都造不出来,那就不要去搞发明创造了。

作为老板,也应该知道,专利证书,即便是发明专利的授权证书,依然是一文不值的,甚至是负资产,因为还要交年费呢。值钱的是另外两件事,(1)能造出来产品,(2)产品还能卖出去。

以我的经验而言,任何一个能收到专利许可费的专利,都是因为专利权人自己能造出来实物,而且该实物能够验证其产品的技术效果,这才能说服老板给你投资,或者给你许可费。

神经病类的民间发明人的标志是自己的发明创造只有一个想法,没有能力造出实物,不能进行实践,或者造出来的东西狗屎不如,自己却被迷得神魂颠倒。

六、总结

民间发明人的三个阶梯分别是:只有想法还很偏执就是神经病,造出实物产品就是发明家了,产品还能卖出去就是企业家了。发明家类的民间发明人最容易做的事情是当专利流氓赚钱,略有成本,但风险不大;专利价值最大化的操作是自己当老板去创业,不过做的不好也有血本无归的可能。

 

我觉得,专利制度归根结底是一个商业制度,不是发明创造制度。赚钱才是目的,专利和研究都是手段而已。如果民间发明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发明创造的欲望,不要浪费钱去申请专利。作为企业的话,申请一些虚头巴脑的专利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情有可原,毕竟人家有钱。作为民间发明人,追求发明家的虚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浪费钱。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
备案号: 粤ICP备12037579号-1